历史

第 46 章(1 / 5)

推荐阅读:

摄政王是来国子监找祭酒谈事情的。

谈的是想要加场乡试和会试的事情。今年的院试马上就要举行了,国子监也要准备再接收一批各地的秀才。

但是这样的话,乡试和会试的时间又需要再等上一年。

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,都缺人。

打了几年仗,是真的培养出了一批武将来,但是就显得文官的稀缺了。

朝中情况还好,关键是刚将南边那么大一块骠国的领土打下来,暂时用的交由武将镇守,扶持了一些在当地有威望的小贵族或士绅接手管理。

一味的因俗而治只能暂时解决问题,并不是长远的手段。若是这一块地域的文化并不能很好的和中原文化交融,一旦发生什么动荡,顾不上去交好治理,便又会成为一块独立的疆土。

骠国此次来犯,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实在是触目惊心。

摄政王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在十年百年之后再度发生,必须得从根源上杜绝这种情况。

除去鼓励开垦,迁徙民众,更重要的是朝中要派官员过去。

照着原本的地方行政制度进行划分,一切依照中原律法管理。

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比较艰难,但是儒法并施,兼修书院。想来只需要用上十年,便可彻底安定下来。

所以朝中有官员提出想要扩大科举规模,在几年之内将三年一度的春闱、秋闱改为两年一次。三年两次的童生试改为一年一次。

只要程序和难度不变,不过是增加几次机会,更快地筛选出朝廷所需要的人才来。

但是!这套方案,朝中是有人反对的!

以杨瑞棠的父亲杨陵和李墨的父亲李德文为代表的“李党”,是主张扩张科举规模,同时对南方疆土采取文治。

而朝中,薛承道和刘丛父亲为代表的“刘党”,则反对扩大科举,对南方采取武力镇压的方式。

想到这里,摄政王就忍不住叹了口气。

要是把祭酒叫进宫来,只要国子监的马车穿过宫门,这两党的官员在一刻钟内便会闻风而来。

然后在议事堂吵个没完没了。

所以,摄政王特意自己跑一趟国子监找祭酒,图的就是一个清净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